第64节
“这样可以吗……”黎锦听着阿诚的话,不由得格外紧张起来。她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用右手握住了锉刀的木柄。 阿诚摇摇头,说道:“将军,锉刀不是这么握的啊。这样握锉刀不牢固,遇到用力的时候可能会打滑,那可是非常危险的。” 阿诚伸出手,从黎锦的手中接过锉刀,道:“在握锉刀的时候,记得要用掌心顶住锉刀柄端,大拇指放在木柄上部,其余四指牢牢握住木柄才行。” 黎锦回想了片刻,道:“我应该是……大概懂了吧?那么,我现在再试一下。” 说罢,黎锦接过锉刀,重新握在了掌心。如阿诚所说一般,她将四指紧扣在锉刀的木柄上面。 似乎是因为黎锦的姿势可以算作合格的关系,阿诚严肃的表情缓和了一些。 “这样看来,至少握锉刀的问题应该不大了。”阿诚说道,“那么,现在将军先把锉刀对准盆底吧。” 黎锦回想着阿诚刚才锉盆底时的姿势,也模仿着摆出来了同样的姿势。不过,她并没有立刻使力去锉,只是虚虚地搭在上面而已。 阿诚用温柔而又带些清冷感的声音说道:“将军先拿起那块抹布,把它缠绕着垫在锉刀头上。务必小心些,不要伤到手。” 黎锦依言照做,并且也十分小心。 这一步结束之后,黎锦又是认真看着阿诚,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用食指指着另一只手的手掌部分,阿诚问道:“大拇指下面这块肉,叫做‘大鱼际’,将军应该是知道的吧?” 阿诚所指的这块肌肉附近,有一处穴位叫“鱼际”,“大鱼际”或许就是因此得名的。 针刺“鱼际”穴位,可以起到止咳清热的功效。 黎锦虽然对医学只是一知半解,但这块肉的名字,姑且还是知道的。 黎锦点点头,道:“知道啊。该怎么做?” “阿诚还是再重说一遍吧。”阿诚缓慢而清楚地说道,“将军把‘大鱼际’压在锉刀头上,大拇指尽可自然伸直,不必出力,其余四指可以向掌心弯曲,用中指和无名指握住锉刀前端即可,若是担心不稳妥,加上食指也是可以的。” 【按:虽然相信各位读者这么做的可能性很低,但这里作者还是必须说一句:使用锉刀是危险行为!不可模仿!请勿模仿!务必不要模仿!!!】 黎锦点点头,便真的按阿诚所说,将“大鱼际”压在锉刀头上,大拇指松松地伸开,食指、中指、无名指则是握住锉刀前端。 可惜的是,小指几乎没起到什么作用。但这根手指或许本来就不常用吧,反正也没什么力气,不管它应该也没关系的。 阿诚道:“锉刀的刀刃,叫做‘锉刃’。在使用的时候,它是朝前的,使用锉刀时连推带磨,要用上一些‘冲击力’比较好。那么,将军现在便动手试试看吧,千万记得小心一些啊。” 阿诚说完了,便用双手扶住了盆底,聚精会神地固定住了。 面前,阿诚那辅助摆出的架势,看起来十分稳定。多少让黎锦有了些许安全感。 黎锦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锉了起来。 竹片被锉的时候,发出了浑浊中带有些锐利感的声音。 竹屑窸窸窣窣地掉了下来,在地上堆积起了小小的一堆。 这种用锉刀锉出来的竹屑,质地实在碎得要命,比刨花和锯末都要细碎,倒是非常适合当作引火之物就是了。 因为听了阿诚的警告,黎锦特别小心,心情真如履薄冰一般,总算没在使用锉刀的时候弄伤自己。 阿诚道:“将军不要这么紧张,要记得缓缓地呼吸换气,不然的话,要是憋气久了,会气喘吁吁,呼吸不稳,反而难以做事。” 黎锦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她真的很难停止这种紧张。 黎锦又锉了一会儿,阿诚便道:“可以了。这就行了。将军把锉刀放下吧。” 阿诚一边说,一边伸手接过了黎锦手中的锉刀。 黎锦紧张得一动都不能动,生怕自己乱动会使得锉刀弄伤阿诚。待阿诚把锉刀放在一边,她的紧张情绪才缓解了一些。 阿诚拿起盆底,再放进原本放置的位置试了试,道:“看来完成得很不错。这就差不多快完事了。” 黎锦松了一口气,随即又感到空虚。 黎锦问道:“这就可以了吗?这么容易就完成了?” 阿诚点点头,道:“对,这还是多亏了将军的帮忙。” 黎锦笑道:“这不是给我自己做的吗?怎么能算帮你的忙?” “或许是因为将军的幸运体质,会让它减少出错机会的原因吧。”阿诚略微腼腆地说道,“这不重要啦。重要的是,这东西总算大致弄好了,真教人松了一口气。” 阿诚嘴上说的,虽然是完成得很不错、大致弄好了的意思,但手上的工作却没有停下来。 他用刨子与锉刀,不停地打磨修整着竹盆上所有结节、毛刺。这样又过了好一阵子,阿诚才算是满意了,也停了下来。 黎锦伸出手,摸了一会儿被打磨、修整的竹盆。 从手上传来的触感可知,竹盆的表面,还没有达到光滑的程度,但也算很光洁的了。一根毛刺都没有留下来,自然也不会刮伤、刺伤手部的皮肤。 黎锦又问道:“下一步要怎么做呢?” “这一步,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阿诚很轻柔地说道,“是‘箍盆’哦。” 说罢,阿诚便取出铁丝,像用绳子捆绑竹盆一般,牢牢地将竹盆给缠绕了起来。 他在盆身的上、中、下部分,分别缠了好几圈铁丝,总共有三大圈粗粗的圈。 “箍盆”这一步,是为了加固竹盆,不让它在使用过程中散架。但是,按照黎锦的认知,很难想象,它对于防止水从缝隙中漏下去,能起到多少作用。 于是,黎锦好奇地道:“这样做不会漏水吗?” 阿诚笑道:“漏啊。有缝隙的,怎么可能不漏水。” 黎锦道:“那该怎么办呢?” 阿诚道:“先烧开水吧。” 黎锦道:“啊?烧开水做什么?这就用来沐浴吗?但你不是说这个会漏水吗?” 阿诚道:“对啊,所以烧开水有别的用意。” “这样啊……”黎锦迷茫地点了点头。 于是,黎锦又跟着观看了阿诚烧起开水,虽然在这个步骤上,她依然没有帮上什么忙。 阿诚烧的开水量可真不少,前后加起来,足足有三大锅。烧开之后,他便把开水全都倒进了竹盆里。 黎锦很疑惑地问道:“浸泡竹盆时,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开水呢?是为了给竹盆‘消毒’吗?” 阿诚道:“消毒方面的用意,确实也是有的。但主要的目的,还是让竹盆多吸收一些水,改变它的形状。若是竹盆吸收的水分足够的话,就会自然膨胀起来,竹片间原本存在的缝隙受到挤压,就会消失了。” 黎锦惊叹道:“好神奇啊!” 这可能是很普通的知识,但对黎锦来说却十分新鲜。而且,她在阿诚面前又特别容易放松下来,于是那天真的一面,便自然流露了出来。 阿诚轻笑道:“这是很普通的事情啦,并不算神奇。” 黎锦道:“因为,我今天第一次知道,原来竹盆是这样防止水渗透的嘛!我真的感到很惊讶……” 阿诚又道:“这还没完呢。等泡过一段时间之后,还要再把水倒出来,之后,再涂抹上‘桐油’。等‘桐油’干了,才能真的起到防水作用。” 黎锦道:“‘桐油’是直接涂抹的吗?还是要晾干再涂抹?” 阿诚道:“是在晾干或者烘干之后涂抹的。不然的话,岂不是把水分锁在竹子里了吗,这样容易腐烂的。” 黎锦道:“那又要等待好久吧?” “勉强也算是很久吧……”阿诚点了点头,徐徐说道,“先浸泡五六七个时辰,然后等干了才能刷桐油,不过刷上桐油之后,也就基本搞定了,只需要等到桐油也干了就行了。” 黎锦充满好奇地问道:“桐油通常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干透呢?” 阿诚道:“要看当时的天气阴晴干湿程度。快的时候两个时辰就好了。就算是极慢的时候,三四个时辰也该干了,不用担心。” 黎锦道:“那这个竹盆……大概什么时候才可以使用呢?” -------------------- 第70章 ================== 眼下的制作进度,其实和黎锦所期望的有些不符。 她之前还以为,明天就可以用上竹盆了呢。 阿诚道:“后天吧。就算后天不行,最晚大后天就行了。” “这样啊……”黎锦试图掩饰失望的心情,尽量平静地说道,“嗯……其实还是挺快的。” 阿诚倒是看出了黎锦的心思,道:“将军,这种事情是急不得的啦。” 黎锦嘴硬道:“我没着急。这种事情又急不得。” 她没什么特别的用意,却不自觉地把阿诚的话给重复了一遍。 “这……算啦……”阿诚摇摇头,道,“将军,中午要吃什么?” 黎锦道:“还不知道呢,寿糕如何?” 阿诚听了,便露出近乎哑口无言的表情,道:“将军,莫要取笑。” 黎锦只得想了一下,道:“蒸包子怎么样?” 阿诚道:“这有些难,老面肥还没有发酵好呢。” 黎锦道:“阿诚你知道吗?其实蒸包子不必非用发面的皮,死面的也可以。” 阿诚困惑道:“不发面的皮……那还是包子吗?” 黎锦道:“当然也是包子啊,‘死面包子’其实也很流行的。我觉得,口味也不比发面的包子差。” 因为伙夫觉得省事、喜欢做的关系,黎锦以前在边关的时候没少吃发面包子,她很不喜欢这种东西。 虽然听说发面的东西吃了好消化、有种种好处,但发面的包子,皮想做多厚就能做多厚,伙夫常常做出这种一言难尽的东西,都把黎锦吃出心理阴影了。 按照黎锦的口味,这种“发面包子”还没实心馒头好吃呢。 毕竟,馒头是就着菜吃的主食,想吃多少吃多少。 但吃包子时,吃下的包子馅与包子皮自然是平均分配的,不可能自己选择吃包子皮与包子馅的。 做得不好的发面包子,往往皮都非常的厚,吃的人不满,便编出了笑话来。 有道是咬一口“没见肉”,咬两口“肉没见”。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一口咬下去的时候,没见到馅,按理说是因为皮太厚了,肉馅还没有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