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文学网 - 精品其他 - [红楼]红楼之惹不起的黛玉在线阅读 - 第223页

第223页

    如此一来,既能兼顾若是新船在航行途中出现问题,可以就近靠岸修整;又能保证此次航行有足够的强度证明新船能够抗击风浪。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样漫长的航行都在近海,之前那些打劫同行的海匪,为了以后继续把持海贸生意,也会破坏这次航行。

    得知朝廷定下的航线之后,贺文实和柳征都十分担心这个问题。当然,张彦南下的时候,也知道此次试航未必顺利。

    下水仪式之后,海船择日出海,原本礼部官员已经观礼完成,可以回京复命,不过张彦经过考虑之后,依旧决定随海船试航。

    越是品级越高的官员,责任越大。自己若是只在海船下水仪式之后就回京,试航顺利便罢,若是试航出了问题,必有政敌借言官之口说三道四,甚至有碍仕途。

    当然,随船出海也会有风险,但是平安归来之后,政治资本是不一样的。不说别的,眼看礼部周尚书就在这几年致仕,到时候若不出意外,吏部尚书就是在左右侍郎里面选。

    原本张彦只是右侍郎,若是论资排辈,多半是左侍郎升尚书,右侍郎升左侍郎。现在张彦捞到这么一趟远差就不一样了,能将整个试航的流程跟下来,以后周尚书致仕的时候,张彦不说有把握升尚书,至少也能勉强一争。此等机会,张彦怎能放过。

    于是,张彦带着礼部仪仗与京营带出来的三百名官兵尽数登船。除此而外,海船上还配了松江府守备军中调来的部分士兵,论武装能力,还真不弱。

    这次航行沿海岸线一路南下,遇到风浪的日子没几日,而且这新船也足够结实,并未出什么问题。倒是遇到了好几次海匪,不过海匪对于训练有素的经营官兵来说,只是乌合之众,几次冲杀未果,海匪自己反倒折损不少。

    直到海船航行至粤海境内,便安生了不少。

    此时史鼎已经带着老保龄侯夫人回了粤海。史鼎再是个明白人,之前也是离京多年,对京城的消息,多半会受承恩公夫人和保龄侯夫人的误导,这回史鼎回京,算是亲眼瞧清楚了京城的局势,果断站定立场。

    史鼎也知道朝廷在海贸专营的事上下了很大决心,不然也不至于自己只是在不知朝廷消息的情况下介入了海贸,就被诏回京城。那史鼎回粤海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整顿粤海防务,打击匪患,为海贸专营铺路。

    但凡做官做得好的,解读朝廷政策的能力都不会弱,史鼎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朝廷的海船行至粤海海岸线之后,就没遇到什么滋扰了。

    至于张彦一行因何耽搁,前半段的发展和传回京城的消息一样,朝廷海船从粤海返航北上,行至厦门的时候遭遇风浪。

    但是朝廷这艘海船是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造船术,加上朝廷方面派遣的不少能工巧匠共同打造的,算得上当时船舶工艺的顶尖水平,抵抗风浪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加上船上确实也有极有经验的船工,懂得通过观察星象、云层、动物行为等方法判断天气。也是因此,朝廷的船避开了风浪最猛烈的时候,在金门岛避风修整。

    金门原本就是出海捕鱼的船只修整的地方,岛上零星分布着渔村和渔民,有自然村落。但是因地方小,并未设朝廷守备军。倒也有民团等自保的组织,以前还算安生。

    朝廷南巡之后,有些海匪的漏网之鱼便逃到了金门,时常滋扰百姓。当地百姓倒也告到县里数回,但是朝廷守备军一来,海匪就坐船逃到了澎湖,待守备军一走,海匪又上岸打劫,当地百姓不堪其扰。

    朝廷的海船刚进港避风的时候,当地百姓还以为又来了海匪,但又觉海匪没有这么大的船,才敢出来看。听说是朝廷的船来避风的,当地百姓又跟来了救星一般,将金门岛上的情况说了。

    管他试航的队伍具体职能是什么呢?在百姓眼里,既然是当官的来了,就得解决百姓的问题。

    这次张彦一行的任务只是试航,但是遇到海匪也不能不管。再说,也不是张彦一行不想管,海匪就会不上前滋扰的。于是,张彦叫来当地的村长、里长等人,吩咐说朝廷这回确然有擒匪妙计,但是需要当地百姓配合,不能暴露朝廷将士的行踪。

    只要能剿匪,百姓自然是肯配合的。于是,当日夜里,村长、里长们连哄带吓的将消息挨家挨户的通知到了。百姓听说一旦走漏了消息,朝廷就不剿匪了,自然吓得守口如瓶。

    经过商议,张彦和京营校尉冯景心生一计。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计策,无非是传出朝廷海船风浪中仓促进港,触礁损坏了,一时间没法返航的消息,诱敌深入。

    刚开始,盘踞在澎湖的海匪是惧怕朝廷官兵的,除了加强老巢的防御外,还不停派人外出打探金门朝廷大船的情况。

    但是风浪停了之后,朝廷大船并未起航北上,反而是在不停的卸货,在金门租了房舍做仓库,暂时存放,说是要检修船只。

    朝廷严打这数月,海匪的日子没那么好过,看着朝廷大船上一抬又一抬的货物往下搬,哪有不眼红的?

    刚开始海匪还以为是这一切皆是陷阱,不敢轻举妄动;日子长了,见朝廷船只不但不走,船上的人还许多都下了船,在金门租房居住,便觉朝廷船只是真的出了什么问题。

    于是海匪开始谨慎试探,小规模进攻了几回,朝廷这边迎敌的也只是派礼部跟来的仪仗为主,虽然占着居高临下的优势没让海匪攻上船来,但是也叫海匪试探出朝廷这边的人确然不擅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