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平淡为官在线阅读 - 第459章 460.土地的使用

第459章 460.土地的使用

    现在的法院,一般来说只审理大规模的财产案件,以及强奸案,杀人案,还有大规模的抢劫案,以及人伦混乱的案件,一般的民事案件是根本不接受的,打个比方,比如说你在现代,被交警贴了罚单,然后你心里不满,你就可以去法院里面提起诉讼,告警察局给你乱开罚单,虽然不管有没有用,但起码有这么一个渠道,但是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的。

    还有比如说医疗理赔之类的时间,一般衙门也是不怎么管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行处理,或者是私底下找衙役当一个见证人来解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法院人手实在太少,除了主要刑事案件之外,大多数一般性案件,都不可能经过司法程序去一道道诉讼,只能让双方私下里调和从而解决问题了。

    在法律案件上无法保障所有案件受到审理,那就更不要提诉讼过程的公平合理了,这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如今从事司法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业余人员,心中很多都没有对于法律的尊敬,执法人员尚且不尊重法律,跟别提其他人了,所以在司法上,各方之间贿赂,利益往来也是络绎不绝,有的明明就是杀人罪,最后却被无罪释放,而有的人明明没有罪,却被诬陷做了替罪羔羊。

    而有的法院,为了自己的定案率上升,就不惜跟律师串供,最后将被告人直接变成罪犯,送入大牢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办案效率来获得提升,这些都是如今司法系统中的弊病,传播之恶劣,甚至比许多民生问题都让老百姓深恶痛绝,造成了妻离子散,也丝毫不比从前的司法系统来的少。

    所以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想要普及法治是根本不可能的,如今的法治,依旧仅仅停留在社会的上流阶级而已,对于底层和中产们来说,法律就是贵族们的特群,它一点也不公平,更谈不上公正,他就是在贵族被剥夺了特权之后,又给予贵族的一道特权而已,这就是民间对于司法系统的看法。

    法律是罪恶的保护伞,这无疑是法律最为悲哀,也是最为精辟的解释了。

    但是科学不同,只要注重在教科书中教导科学,科学家们是真的可以利用充足的资金来创造出些什么的,这可跟司法不一样,如果给孩子们洗脑教育司法系统的好处,到最后,孩子们虽然支持了司法,可司法却依旧**和混乱,这样做只会让那些孩子感到失望而已,说不定从而影响到他们对于国家的看法也说不定。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从来不是绝望,而是给你希望之后再让你绝望,这是最可怕的,而在教科书上添加司法系统的未来,这无疑会让许多的学生得到希望,随后绝望,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切记少做,在教科书上,最需要的实事求是,或者说是写一些那些触摸的到的东西,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

    科学就是如此,只要百姓支持,朝廷就能拨款给科学院,而科学院在拿到经费之后,就能研究出新的东西来方便百姓们的生活,这才是教科书提供的典范,也是徐清需要做到的,当然,除了向学生们传授科学的重要性,还有一个关键的要素,那就是面向社会大众,也要传播科学的重要性。

    这一点做起来你相比起基础教育就要简单的多了,对于教育来说,徐清是精准打击,务必给所有人的心中都树立起科学的重要性,但对于社会大众,显然就不需要那么费尽心力了,毕竟都是成年人,三观早已经确定,想要改变他们,单单依靠教育是不可能的,还需要许多震撼人心的事物,才能让他们明白科学的重要性,但这些都需要时间,也不是徐清下达几条学习命令就能彻底改变思想的。

    所以对于这群人,徐清采取的是海底捞针的方式,主要的方法就是在整个国家境内,大范围的利用媒体和报纸来散步关于科学家们近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还有全国各地正在进行的大型工程,通过报纸,来讲全国如今正在进行的科学实验、伟大工程,告诉给全国人民,字里行间之中,无疑不透露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味道,通过这种方式,只要是随波逐流一点的人,和聪明一点的人,便必然会领悟到科学的神奇之处,而这也就达到了徐清的目的,至于那些依旧冥顽不灵的,徐清也就彻底无所谓了。

    毕竟就算是地藏菩萨,也渡不尽世间所有的恶鬼,徐清只是一个普通人,又怎么可能改变全部的人,让他们尊重科学,相信理智呢?这是不可能的,人类从本质上讲,依旧是动物,虽然有理智这种动物没有的东西,但感性依旧是人类最为主体的性格,也正因为如此,每一个人在遇到同样一件事情时,每一个人的反应都会不同,也正是这样,人类社会才会如此多姿多彩。

    试问,谁都不抬头去看掉落在自己头上的那一颗苹果,世界又怎么会发现物理学的三大定律呢?

    这就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但他们终究还是同类,面对自己的亲人离世,每一个人都会掉下眼泪,面对自己的成长,每一个人也会唏嘘,我们喝醉了会大哭大笑,或者睡觉,但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这些情绪组成了我们,在这种时候,你指望全体人都去理性的思考科学,这是决然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那些人,徐清能够做的,就是让他们在自己的想法中,快快乐乐的度过自己的一生,只要他们不去打扰他的计划,他也不打算给他们来一个大改造,这一来没有必要,二来也会引起社会的动乱,再者则是因为,徐清坚定的相信,科学必然能够战胜愚昧,这一代不行,下一代一定行,下下代则更加行,这是未来的历史告诉他的世界,所以他坚定的相信,中国的未来,必然是科学的未来,眼下的这些老家伙,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去求他们相信,时光会让人类文明知道,自己是对的。

    这也是如今的徐清能够为这个国家的未来所做的唯一一件事了,只要确信科学的正确性,那么这个国家的科研能力便能得到保障,至于其他的事情,徐清是根本管不了了,每一个国家,并不会因为他的物质生活发达了就变得越来越和平,相反,一个国家当他的生活水平开始上来以后,问题反倒是越来越多了。

    原本大家都在饿肚子的时候,谁能解决老百姓饿肚子的问题,谁就是好领导,可等到大家都吃得起饭以后,谁能解决老百姓过得好,谁才能是好领导,至于以前那个让大家吃饱饭的领导,则变成了昏庸的代表,在人们骂骂咧咧之中退出历史舞台。

    而等到老百姓过得好了,便开始需要精神上的满足了,他们需要更好的教育水平,需要更加公正的司法体系,需要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需要更加方便的交通工具,需要更加自由的财政制度,需要更加开放的文化内容,需要更加刺激的娱乐项目,人们的生活品质从来不会因为得到满足而就此停止。

    说到底,人类依旧只是动物而已,贪欲是永远不可能断绝的念头,佛家、道家修炼一辈子,为的就是六根清净,不染凡尘,但谁又能够真正做到呢?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而已,大部分人一生终究还是被亲人、家人、兄弟、朋友们赶着走,最后匆匆忙忙的结束了这一辈子。

    这就是大多数人一辈子的写照而已,按照如今宋朝的社会来看,许多问题都已经开始暴露出来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贫富差距问题,但这个问题其实在宋朝并不是特别的眼中。

    因为这个问题从始至终伴随着人类,并且也将会永远伴随下去,但是有贫富差距是一回事儿,贫富差距有多大则是另外一回事儿,现在虽然也有贫富差距,但是如今的贫富差距,只是老百姓之间我能一个礼拜吃五次肉,和你一个礼拜只能吃一次肉的区别而已,大家还是终究都能吃到肉的。

    而在以前,贫富差距,可是我要活活饿死,而你则是大鱼大肉,这之间的区别可是很大了,就像现在,人们尽管贫富差距也很大,可好歹你家有车,我家也有车啊,虽然你开的是保时捷,我开的是五菱宏光,但是这和有没有之间差距,可就不是一个等级的了。

    所以虽然这个时代,贫富差距还是很严重,但并不像以前那么严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事情虽然有,但大多数被冻死的都是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本国冻死的人,基本上是不存在了,这都是因为宋朝长时间在全世界吸血,导致有大量的金钱可以用来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种各样的养老院,残疾人疗养院之类的地方,让那些老弱病残们得到一个休息的地方。

    不过尽管如此,贫富差距依旧是如今宋朝最为主要的矛盾,具体的表现就是城乡矛盾和工人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组成了宋朝的贫富差距,城乡矛盾,就是城市和乡下之间的矛盾,城市里的人,生活水平一般要比乡下人好三到四倍左右,这还只是普通城市之间的差距,要是论超级大都市的话,那这个差距就更大了。

    其主要的形成原因,则非常的复杂,一个是乡村之中人口稀少,所以大部分地区也没有钱让自己的乡村和外面的世界进行联通,许多城市依旧只有一条土路而已,每年都必须要修缮,但是很快就很坏掉,到时候就需要再一次修缮,而这样的一条小路,自然也吸引不了什么商人进入这些小乡村中,只有游商每年才会光顾几次而已,给乡村送去各种调味料和布匹,这样的乡村,自然谈不上什么发达了,生活水平,大部分依旧停留在农业时代,而这样的村庄在整个宋朝有十几万个,涉及民众多达四千万到六千万,相当于宋朝人口的一半左右,他们生活在偏远的乡村,远离城市,过着近乎于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些人的财富,始终保持在农业时代的状态,甚至有的比农业时代还要悲惨。

    在农业时代,他们还能通过以物易物的手段来获取生存的必需品,可等到如今,所有的交易,几乎都是通过货币来完成的,而他们的生产力始终保持不变,可是外面呢货物的价格却在不停的上涨,在这种状况下,有许多家庭的生活状况甚至还不如以前了,这就是城乡矛盾的由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道路不通,加上人口生活太过分散,不集中,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吸引商家来投资。

    面对这样的问题,徐清提出的方法,那就是新农村改造和山民下乡计划以及乡村通路计划这三条措施了,其中新农村改造,就是把原本分散的农村统一起来,变成一个行政村,然后土地实行再分配,在如今这个工业化生产已经开始的年代,早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去参加农业劳动了,所以将人口集合起来,让这些农民开始发生变化,其中一部分人变成工人,其中一部分人变成作坊主,以此来提高行政村的人口。

    第二山民下乡计划,则是让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老百姓下乡来,让他们居住到山下的平原上来,由朝廷提供他们土地,让他们来生活,如今的宋朝不像现代,有那么完善的户籍制度,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份系统,在这个时代,许多人会因为灾荒之年,或者战乱逃到山里去避难,从此之后就住在山里了,像这样的人,在整个宋朝大概有两百万之多。

    他们的生活要比偏远山村还要不好,几乎等同于原始状态,跟野人没有什么区别,平日里就是靠打猎为生,这些人的生活也要安顿好,如此一来,农村之中也能注入新的活力,许多道路之中,常年困扰商人的匪患也能消除不少,这就是徐清的第二个办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