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节
书迷正在阅读:全世界越让我嫁你我越是不嫁做一辈子你的未婚妻憋死你、茅山鬼术师、总裁说他想复婚、无念[修真]、古穿今我家艺人的武道梦、终于亲到你了[娱乐圈]、他养的鸟成精了、我不上你的当、奸臣之子、我养大佬那些年
毛昭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他花了一些时间才平静下来,抖着声音问:“公可有人选?” 大梁皇帝从第一个开始,就是长子继承。而且只有皇后所出的才能称为公子,夫人所出就是个普通人了,等公子继位为皇后,余子也都会出宫,他们早年都会拜师,之后就不再称自己是皇帝的儿子,而是称自己是某师之弟子,再序一个排行。 后面不会这么严格了,夫人所出也能称公子,但还是太子的人选还是只看皇后,不看夫人——除非这个夫人真当上了皇后。在大梁的历史中,还真有这样的能人异士。 不过非常非常少,这样的太子哪怕日后继位了,史书中也会记载为“异子”,称这样的皇帝得位不正。 对大臣们来说也是耻辱,为了避免这种事一再发生,接下来的大臣会更加努力的阻止异子继位。 再往后,当然就更加放宽了。夫人之子也可以序上排行,也可以假借种种手段,成为皇后之子或成为长子,乃至成为太子,继位为帝。 最牛的是一个梁帝,想立他喜欢的一个儿子当太子,而那个儿子的娘偏偏只是一个夫人。他就不碰皇后,皇后当然就不会有孩子了,等皇后死了,他又死活不肯再迎一个皇后,跟大臣们斗智斗勇到他死前一刻,最后他赢了。 因为他就这一个儿子是成才的,剩下的都被他关起来当猪养,真大字不识。 大臣们捏着鼻子把这个公子迎为太子,再迎为皇帝后,在史书中大大的记了一笔。不止如此,这一朝的大臣在临死前写自己的小传时都把这一段给大书特书了一番,把这个糟心的皇帝骂得狗血淋头。 姜姬最近都在看万应黎家淑女带来的嫁妆中的书卷,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万应历代家主自己写的小传。这个小传不止是记载自己的人生,或本家族内的故事,更多的是他活着的那个时期,大梁最出名的事,最出众的人。 有的人能写十几本小传,姜姬读起来更觉得畅快。 这种书卷真的只有在嫁妆或家族藏书内才能看到,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只从万应城一家的记载中,她就看到了另一个更鲜活的大梁。 大梁七百多年,皇帝传了五十多代,有好皇帝,也有不好的。而这个好不好,不是从这个皇帝打过多少胜仗,或拓了多少国土来说的。 从她读过的书卷中可以看出,判断标准有以下几个。 第一:祭祀。大梁每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祭祀,一次是祭祖先,一次是祭天。 皇帝在任时,祭祀的越多,越盛大,祭祀过程越顺利,就是他的功绩。 某一任皇帝在任十六年,祭祀了四十几次,平均一年祭三次,黎家当时的人就对他评价不错,说他祭祖是没有忘掉死去的爹和祖先,是孝;祭天祭得好是诚,老天会保佑他的。 这个判断标准,姜姬刚开始看到是笑,后来再一想,觉得还算有道理。因为皇帝的祭祀,其实就是靠全国各城的供品来支撑的。现在凤凰台要祭一次还要发圣旨叫各城送贡品来,在当时肯定连诸侯国都要出血。 皇帝能祭这么多次,从侧面也证明了他在位时,各诸侯、各城都是很听话的。 他可能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一定是一个强而有力的皇帝。 第二个标准是,人。 这个人不是指穷苦百姓,而是指家有恒产的。基本就是大世家,小世家,乡间著姓等。 某一任黎家人就在小传中这么写,说这个皇帝在时,这八九年里,他们家多了七十多个儿子,九十多个女儿,这就说明这个皇帝是个好皇帝。 猛一看,皇帝好像成了保生孩子的。 但姜姬却能体会他的心情。从乐城到公主城,她时刻发愁的都是人才不足。这个人才,专指读过书,识过字,会算数,有一定的见识的人。这种人才,一般只有上述的家族中才养得出来。生在此地,长在此地,亲友故眷都是本地的人,熟知本地的一草一木,四时节气,这种最好用。 换成乐城,她当时就对乐城世家的年轻子弟们流过口水。 都能来当她手下的小吏多好! 可惜当时这些人都自持家世身份,不肯服管。 现在应该够了吧…… 姜旦砍了那么些头呢,姜武也搞掉了一批,现在肯定不会缺人用了。 她都有点羡慕了。 现在公主城也缺这种人啊。 用来当劳力的那些奴隶,反倒简单了。鲁国没有,从别国买来就行。 别的标准就多了,因人而异。有一个小传中说某任皇帝在时,最大的功绩是发明了一种女子束腰的方式,令女子更美,被称蝶腰。 姜姬见了好奇,命人演示给她看,其实就是用交叉绑带的方式把人的腰给勒成筷子。现在也有某些地方的人还在用这种方式束腰,不止女子束,男子也以蜂腰为美。 总之,从小传中的记载来看,这一任的皇帝,说不定在史书中还会说一说他的好话。 最多因为放纵了朝阳长公主,造成陶然与帝裔乱伦的恶果,会被人骂两句。除此之外,他是没有过失的。 哪怕他继位以来十七年没露面,没亲手写过一道圣旨,也没见过一个大臣。 这都不是事。 因为每年的祭祀都好好的举办了啊。这就行了。 假使说,花万里的这场大仗最后被定性为“恶”、“乱”,那对他的评价就会直线下降。 他会由一个没有大错的皇帝,变成一个被臣子口诛笔伐的皇帝。 姜姬想了想,令人请来花万里的使臣。 或者说,这是花大将军担心她,专门送来保护她的护军。 姜姬高高兴兴的就大开城门,欢迎这五千多人驻扎进来。 当然,他们在此地的吃喝都要由她来付了。 这不算什么。不过公主城是没有军营的——姜武的旧军营已经加紧改造成仓库了。 所以这五千人要先造军营。 木料、石料都由姜姬包了! 她还把花大将军送来的小将,名叫图格的人给请进了宫,就让他住在她的宫殿里,日夜保护她。 现在,她照着时辰把图格请进来,对着他哭。 图格很无奈,不过女人,哭一哭也很正常。他从一开始的紧张着急,到现在只能背对着她,等她哭完。 姜姬哭完后就说,她刚才做了个恶梦,梦到花大将军被人暗害了,所以他们母子也受人所害。 图格安慰她说不会的。 姜姬说怎么不会呢? 图格说大将军身边都是精兵强将,那凤凰台上的人都只会骂人,连刀都拿不起来,害不了大将军。 姜姬说你别骗人,我知道,大将军虽然能征善战,但这世上又不是没有比他更会打仗的人了?说不定就有人能打败大将军,害了他呢。 然后就反反复复的说。 图格生气了,转身走了。 他本来就拙于言辞,不然花万里也不会派他来,就是觉得他心眼少,不会背着他捣鬼。 他回去后,自己是越想越害怕的,不由得派人回去,禀报了鲁国公主做的这个梦。 梦中的事,说不定是启示呢? 花万里接到这郑而重之的传信,也不免警觉起来,与人商议如果真有人要闯入万军之中杀他,要怎么应对?有人说不可能。 有人说有咱们这么多人呢,不会有事,大将军放心。 姜武说他要看那封信。 花万里就让人念给他听。 他听完,说:“要有这个人,何不先杀了他呢?”跟着问,这大梁还有领兵的人吗? 有啊。 跟花家一起出征的霍九弈嘛。 姜武说:“干脆除了这人!” 花万里就觉得这话才合他心意。 第579章 降不降? 霍九弈一直躲在栾安城。 栾安地缘偏南, 当地的百姓大多以唐姓和谢姓, 外来人很少。 霍九弈能带着兵藏在这里, 是因为他的父亲七转八绕的能跟谢家扯上关系。然后他带兵来投, 找上谢家, 谢家想添一份助力,特别是现在外面四处都是流民, 不□□定。有兵在,总归是好一点。 霍九弈在屋中喝酒, 谢尚推门进来,坐下也喝了一杯,说:“这花万里都要回凤凰台了, 你还不回去吗?” 霍九弈摇头。谢尚看他的神色就知道他还在发愁,转口提起他和谢家女的婚事。霍九弈带兵来投, 全靠谢家养他, 这等大恩,也够他许出去自己的终身了。所以谢家一提, 他就说愿意。哪怕他家中早有一妻二子也没关系,他离家快十年了, 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回去呢? 等成了亲以后, 霍九弈就真成谢家的人了,这弈安也能当他的后盾了。 霍九弈现在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固然谢家愿意嫁女给他是看在他会领兵能打仗, 手中还有现在的人的份上, 日后也少不了为谢家鞍前马后, 但总比没头没脑的回凤凰台要好得多。 现在想起来,霍九弈都要叹一声时运不济,既叫他投到陶公门下,又何必再给皇帝一个花万里呢? 他当时敢对花家下手,其实还是小看了花家,小看了花万里。 花万里的亲爹花千降被朝阳长公主砍了头,花万里事后什么也没做;花家的大将军之位不叫他袭了,他还是什么都没做;甚至削了他的兵权,逼他分给其他的花姓人。 花万里就这么认了。 所以,霍九弈才敢对花家下手啊。他觉得花万里除了引颈就戮,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结果就是花万里一杀成名,之后还借着霍九弈的手笔,暗中害了花家的其他几人,把所有的兵都趁机霸占了。 皇帝把他的兵权分而化之,他又借着在外的机会把兵都给夺了回来。 一犬,吞天,成虎。 而霍九弈当时只是想陷花家一败,根本没对姓花的下手,只要花家这几路都败了就行了。 结果现在除了花万里,其他姓花的都死了。 霍九弈就知道事情变得不妙了。于是迅速退走,带着兵四处躲藏,直到找到栾安,才停了下来。 他跑得很及时,因为花万里显然打算一战成名。一个将军,有时不必打上百场仗,一场就够了。花万里也是这么打算的。他要这一次就把他的名声打出来。 后来花万里所过之处,平白冒出许多“敌将”、“敌军”、“敌寇”。那些本来不过递一封辞表说不要当官的城池,统统变成了不尊圣旨,意图反叛的贼子。 花万里就带着兵把所有的城都打了过来。 他所过之处,尽皆伏首。 最后被他打过的城足有十五座,而不是原来的八座。因为据说这些城也有人“从贼”。他就索性都打过去了。